今日腊八 |酒满杯盈 ,万事“粥”全

2025-01-07 白酒文化 万阅读 投稿:本站作者

今日腊八 |酒满杯盈 ,万事“粥”全

过了腊八就是年,传统文化中对于腊八节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除夕,“腊者,接也”,意味着一年的终结与新岁的开启,这日过后,天气逐渐回暖,春回大地的明朗景象已不远,同时,除夕夜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,民间弥漫着锣鼓喧天,张灯结彩的喜气氛围。
腊八节由来已久,可追溯至古代的腊祭习俗。农耕时代,人们深感自然之恩,腊祭便是对祖先与神灵的感激与祈愿,既感恩过往一年的收成,又期盼来年的丰收。随着岁月的流转,腊祭逐渐演变为腊八节,成为民间广受欢迎、充满温情与欢乐的节日,在这一日,人们通过各种有趣的习俗,让腊八节越过越年轻,越过越有韵味。
七宝五味,“粥”暖身心
仿佛腊八节不喝上一碗腊八粥,就是对节日的亵渎,自宋代以来,腊八喝粥的习俗就被很好地传承发扬下来,直至今日,腊八喝粥依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。宋代时期,腊八粥被称作“七宝五味粥”,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,腊八粥的原料变得更为丰富多样,不仅包含了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高粱米等多种谷物,还加入了黄豆、果仁等诸多配料,在川渝地区,不少人家还会加入大块大块的香肠腊肉,使得粥的口味更为丰富,食材也更加“霸道”。关于这粥中的食材,也颇有讲究,每一种食材都承载着独特的寓意和丰富的营养价值。其中,百合象征着“和和美美”,桂圆寓意着“团团圆圆”,栗子则代表着“大吉大利”......一碗看似平常的腊八粥,寄托了人们最真挚、最美好的祈愿。喝下这碗热粥,仿佛上一年所有的疲惫和烦扰都随之渐渐消融。
腊八饮酒,幸福长“酒”
腊八时节,饮酒庆岁,长长久久。腊八节,不止是粥的主场,也是酒的秀场。中国酒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互交融,彼此渗透,难以分割,可谓是“无酒不成节”。儿时的记忆里,香甜的腊八粥满足了全部的童心向往,成年之后,一杯暖心的腊八酒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庆祝佳品。岁末临近,腊月的寒意也日渐浓烈。岁末天寒,不少人选择饮酒来抵御严寒、舒缓心情。然而,腊月饮酒还需适度有方,切莫贪杯以免损害身体健康。在享受美酒的同时,我们更应该注重饮酒的方式和态度。首先,选择适合自己的酒品。在众多酒类中,纯粮固态酿造的白酒以其独特工艺和精选原料,保留了粮食的醇厚甘美,口感纯正,让人回味无穷。同时,饮酒的环境和氛围也至关重要。选择舒适安静之处,搭配恰当音乐灯光,放下烦恼,全身心享受美酒。与亲朋好友共饮,更添乐趣和温馨,围坐谈笑,举杯共庆。最后,选择健康白酒、高品质的浓香、酱香、清香白酒,选择正规厂家,品质有保障的酒品,在品质与价格之间找到最适合的点。
岁末团圆日,诗酒陶情时
腊日饮酒作诗,闲坐亭台,看漫天飞雪,饮杯中佳酿,是多少文人墨客一生追求的“逸境”,在这样的场景下,诗与酒与景,给予人无限的享受与陶冶。《腊日》晋·陶渊明风雪送余运,无妨时已和。梅柳夹门植,一条有佳花。我唱尔言得,酒中适何多!未能明多少,章山有奇歌。风雪、梅花、山、酒,无需多言,自成画卷。陶渊明通过“我唱尔言得,酒中适何多”表达了自己在酒中的惬意与快乐,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一面。而“未能明多少,章山有奇歌”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,展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。《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》宋·张耒东州逢腊雪,却忆竟陵梅。客路人方远,天涯雁欲回。遥怜檐外白,还点砌边苔。久是无人过,谁知照酒杯。诗人身处东州,恰逢腊八时节的大雪,唯美雪景令他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梅花。通过对比眼前的雪景与记忆中的梅花,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深怀念,同时感叹自己久居异乡,只有这杯酒能陪伴自己度过这漫长的冬夜。整首诗通过腊八日的大雪,触发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深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,情感深沉而真挚。腊八粥稠,情意绵绵。不妨与家人围炉共聚,同享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,斟上一壶暖心的美酒,举杯共饮,共叙家常。
声明:白酒社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mayi@126.com
白酒社
酒柜网
白酒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