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品酒,如同品茶要配上好茶具才能让茶的清香层层绽放一样,也需要合适的酒具。
酒杯从古发展至今种类繁多,讲究更多。从神话传说的圣器到今天的玻璃酒杯,酒杯伴随着各类酒走过了漫长的岁月,下面就跟小古一起来了解了解酒杯知识,说说这酒杯的前世今生……
酒杯有金器、石器、玉器、瓷器材质上的区别,还有酒尊、酒壶、酒杯、酒盏器型上的分类。酒杯的优劣,可以体现饮酒人不同的身份;酒杯历史的演变,可以观照时代的变迁。
远古时期:瓷酒杯出现
远古时期从有炊具开始,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。这时期的酒具一般有碗、钵等大口器皿。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、角器、竹木制品等。
商周:青铜酒杯
在商代,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。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,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。
据《殷周青铜器通论》,商周的青铜器按用途分为煮酒器、盛酒器、饮酒器、贮酒器。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,其类型很多,主要有尊、壶、区、卮、皿、鉴、斛、觥、瓮、瓿、彝。
汉代:漆制酒器
商周以降,青铜酒器逐渐衰落,秦汉之际,在中国的南方,漆制酒具流行。漆器成为两汉,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。
漆制酒具,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。有盛酒器具,饮酒器具。
唐宋:瓷制酒杯
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,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。唐代出现了桌子,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,如注子,唐人称为“偏提”,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,有喙、有柄,即能盛酒,又可注酒于酒杯中。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,有不少精美的酒器。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。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。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。
明清 :酒杯多样酒杯
明清时期,是我国古代瓷酒器发展的鼎盛时期。
明代中叶,出现了一种新工艺,即景泰年间创世的“景泰蓝”。明成化年间,制瓷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,所烧各式酒杯更是技高一筹,被人称为“成窑酒杯”。
清代流传在世的精美瓷酒器颇不乏见,最常见的器形主要有梅瓶、执壶、高脚杯、压手杯和小盅等,如景德镇珐琅彩带托爵杯、康熙斗彩贺知章醉酒图酒杯、青花山水人物盖杯、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以及各种五彩人物压手杯等,均为清代瓷酒器精品,饮誉海内外,有些已高价出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上。
除了瓷质酒器外,明清的帝王显贵们对金银酒器和玉酒器依然钟情不减,爱意有加。
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,虽然不很普及,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,如金、银、象牙、玉石、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。
夜光杯
唐代诗人王翰有一句名诗曰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,夜光杯为玉石所制的酒杯,现代已仿制成功。
九龙公道杯
产于宋代,上面是一只杯,杯中有一条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,酒具上绘有八条龙,故称九龙杯。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,斟酒时,如适度,滴酒不漏,如超过一定的限量,酒就会通过"龙身"的虹吸作用,将酒全部吸入底座,故称公道杯。
举一“翻”三酒具
来自天下道源亳州的“举一反三”酒具系古井特制精致酒具,寓意源于老子《道德经》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,与朴素又高深的中国哲学相契合,让席间的推杯换盏变得高雅而有情调。酒具造型为哑铃形状的杯子外加井台形状的底托,敬酒时,小杯浅尝、大杯斟满、满盏尽欢、喝过之后,把酒杯倒过来直接倾于头顶,又称“鸿运当头”。这也是这套酒具最为独特的地方,让人在饮酒的过程中由浅入深,慢慢体会人生的境界。
当代:酒杯
进入二十世纪后,酒类的消费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酒具有:
小型酒杯较为普及。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。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、瓷器等,近年也有用玉,不锈钢等材料制成。
酒杯种类繁多,造型各异,这有历史、地域等方面的原因,同时,也反映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。
最后小编还想知道的是,纵观中国以上各时期酒杯的历史演变,你更喜欢哪一款?